发布者: admin | 发布时间: 2020-2-10 14:55| 查看数: 4216| 评论数: 0
今天,我要讲述一个故事
一个关于伊山寺的故事
一个被历史尘封又被历史蓦然想起的故事
▲五胡乱华
东晋中期,公元四世纪中叶
五胡的铁蹄碾压着中华文明
十六国的战火烧夷着汉家大地
其时
荆州东南的衡阳郡还残留一片安祥
西边的老渡口飘荡着南来北往的雁鸣
古南岳的梅花在岣嵝峰下孤独地怒放
一纵车尘飘入岣嵝的南麓
祥云缭绕的云锦峰佛音轻扬
一扇寺门迎着梅花向红尘打开
支道林禅师的云峰茶香徐徐飘过
老友桓景牵来一双秋水明眸
秋水蕴着野性,明眸绽放不羁
刚满七岁的粉脸挂着愤懑与不甘
他就是桓伊,外号桓野王的桓伊
三岁随父亲来到衡阳的行辕
七岁辩退所有延请的儒家老师
人称“糯米糕”老实敦厚的令尹
生下了一个睿智又很野性的小魔王
气得桓景扭送他到云锦寺来修心养性
青灯古佛,一住就是十年
父亲去丹阳赴任竟然不带走他
十年里
佛前的净水洗去了他心中的孤傲
读书台上留下他研读诸子百家的印记
野王岭有他剑影流风飘落的汗水
逆流洞里有他对儒释道的领悟
翠颖阁挂着丽央公主的心弦和阿璃的荷包
青溪的月光寒浸了一地梅香
青龙桥上一道孤影摇着叹息
柯亭笛的幽咽打湿了对梅花的凝思
心中的天际一道霞光飞越
笛声如泉,流溅着溪山夜月
一弄花缺,月射寒潭
二弄花开,凌云戛玉
三弄花落,青鸟啼血
梅花引,玉染心
一曲《梅花三弄》从此流传古今
父母的心思永远牵着儿子的成长
慧远受托而来,带着明悟与感念与他相惜
而后带着心中的佛眼走遍三千世界
范宁带着儒家“君天下”的思想而来
带着“得人心者得天下”的疑惑而去
十年一剑,磨去了少年的野性与幼稚
一身文韬武略的风华少年沉稳如磐
谦谦君子,“江左第一”
郗超来了,那个赠笛的道家大师来了
带来一封桓景的书信
带着桓伊来到桓温的军中,王濛的帐下
边关战火,生命如芥
十年的潜修让他很快立功
做参军,升司马,临危任命做淮南太守
再立功,升建威将军、西中郎将、豫州刺史
淝水一战,献奇策、出奇兵
以八万谢家府兵打败百万秦军
千古一战,古今谁与煮酒
▲圣水井
功化在我,功利随它
忠信事不显,推心辅王政
他下马过船为王徽之吹三笛
他笛谏孝武帝保桓家政敌谢安
他请慧远禅师在江州建东林寺弘扬佛法
他到民间为烽火余生的老百姓安慰抚恤
他到战场捡拾残破的铠甲五百套亲手缝好
嘱托亲信在他死后献给风雨飘摇的朝庭
▲古桥
红尘虽染,云锦寺的佛心长驻心头
世事乖离,云锦峰的梅骨永撑脊梁
一曲柯亭笛,吹落万点香
因劳成疾,他死在追剿余寇的路上
一代忠臣良将,一代风流俊彦
一瓣心香追随梅花而去,追随禅心而远
▲石元古樟
为纪念他
衡阳人把云锦峰改名伊山、桓山、野王岭
为惠报他
慧持禅师改建云锦寺为伊山寺鼎兴香火
南陈后主妃子张丽华慕名而来隐居伊山
宋徽宗敕封“伊山景德禅寺”
高僧阿盘结缘而来
轻念“时阿盘我再来”而去
▲记载伊恒的古碑
明月似闻三弄笛
白云长对六朝山
一颗伊山禅心漫衍蒸水
漫过金华的十二道钟声
漫过九峰的四十八脚庵
漫过宇石寨的八十八佛
绽放界牌香火龙百零八节的光华
一曲梅花引越过唐宋越过千年
越过王夫之《梅花百咏》
越过雪帅玉麟的万屏梅骨
越过夏明翰“红梅斗雪”诗篇
越过琼瑶《梅花三弄》三部曲
倾诉着衡阳人的梅花精神
▲伊山凤岭
青溪依旧在,几度梅花红
英雄虽去,笛声仍存
心中筑起一道伊山愿景
愿伊山的禅门佛光发扬光大
同伊山的梅花精神砥砺前行
作者:丁也
图片来源于网络
相关分类
最新资讯
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