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县旅游网 门户 主题旅游 查看主题

衡阳县四个非遗项目入选省级非遗名录!

发布者: admin | 发布时间: 2022-1-7 15:25| 查看数: 3722| 评论数: 0

641.jpg

    近年来,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我县现有界牌瓷泥的传说、溪江木偶、洪市芝麻糖制作技艺等55个县级非遗项目,西渡湖之酒酿制技艺、界牌火灯节、衡阳渔鼓、衡阳天天见梳篦制作技艺等11个市级非遗项目,石市竹木雕、九市稻草龙、界牌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衡阳糄粑制作技艺4个省级非遗项目;九市稻草龙、石市竹木雕、界牌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衡阳天天见梳篦制作技艺4个市级非遗保护传承基地;46个县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8个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个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省级非遗项目

石市竹木雕

641 (1).jpg

641 (2).jpg

    石市竹木雕始于秦汉之前,距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现有艺人主要活跃于石市镇及南岳等地。石市竹木雕作品题材多以神话故事、佛教人物、龙、凤、狮、麒麟及文房用品为主,雕刻精细,灵气生动。石市竹木雕精品曾多次晋京,博得专家学者高度赞扬,“十八罗汉”、“铁拐李”、“水浒人物”等作品在全国性展览中荣获金奖、银奖,分别被文化部、中国万博文化城、湖南省博物馆等部门收藏。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周总理把石市竹雕“牧童放牛”作为“国礼”送给他,尼克松赞赏不已。1999年,梁丰助的雕刻作品“麒麟送子南天门”在泰国“第二届世界华人艺术大奖”赛中荣获国际荣誉奖。2012年8月,石市竹木雕入选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九市稻草龙

641 (3).jpg

641 (4).jpg

    九市稻草龙始于清代康熙年间,流传于台源镇台九村肖家大屋一带。每年腊八后,村里都会召集男女老少,用上好的稻草精心扎成稻草龙,龙腾盛世迎新春,用以驱虫辟邪,表达劳动人民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兴财旺的美好愿望。春节初六兴灯,一直舞到元宵节,正月十六再把龙身拿到稻田烧掉。稻草龙早在1988年“北京国际旅游年舞龙大赛”中就荣获铜奖;数次参加南岳庙会,获得最佳表演奖。2012年8月,九市稻草龙入选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界牌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

641 (5).jpg

641 (6).jpg

   界牌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始于晚唐,至今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采用釉下五彩技术生产的瓷器,釉面晶莹润泽,釉胎白里泛青,色彩绚丽雅致。并具有耐磨擦,耐酸碱,无铅毒,耐氧化,永不褪色等特点。集胎质美、釉色美、工艺美、形体美、装饰美于一身,融艺术性、观赏性、文化价值于一体。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礼瓷 、御温杯被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作为国礼赠予外国元首及友人,也是世界收藏陶瓷最多的品种之一,被誉为“东方艺术瑰宝”及“当代官窑”。2016年10月,界牌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入选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衡阳县糄粑制作技艺

641 (7).jpg

641 (8).jpg

   糄粑,又称神曲粑,距今已有几千年历史,是衡阳民间特产,采用古老而传统的手工制作而成。精选优质糙糯米、大米,辅以药草制成,有健脾益胃、消食化积之功效。老少皆宜,既能作饭后甜点,亦能做为主食,成为衡阳街头大小餐馆脍炙人口的一道美味点心,更是在寻常百姓家屡见不鲜。《舌尖上的中国》第二部对衡阳县糄粑进行过详细推介报道。2021年12月,传统技艺衡阳糄粑制作技艺入选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任重而道远,我们要扎实推进衡阳县非遗传承保护创新发展,争取成功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版权所有:湖南省衡阳县旅游服务中心 地址:衡阳县蒸阳大道213号 Email:hyxlyfwzx@163.com 湘ICP备19018847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